0373 戳破泡沫-《大唐从挽救长孙皇后开始》
第(1/3)页
五姓七望,他们所代表的已经不只是自己家族的利益,而是整个士族豪强阶级的象征。
说天下过半的官吏和他们有关系一点都不夸张。
虽然李世民在不停的提拔平民出身的官吏掺沙子,可在学政体系和科举体系真正发力前,也无法从根本上扭转这个局面。
后来他又以分封拉拢了军功勋贵阶级,在气势上狠狠的打击了士族豪强的气焰。
可对士族来说依然没有伤筋动骨,他们数百年经营起来的声望,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被打破的。
即便皇帝找借口杀了一批亲近士族之人,连崔干都撞柱而死,可士族的威望犹在。
在很多人看来士族依然是士族,现在只不过是皇帝威望太高,他们不愿意硬碰硬选择蛰伏而已。
一旦士族真的豁出命去,是有能力动摇天下根基,乃至改朝换代的。
没有人相信皇帝敢直接对他们出手。
然而事情总是这么的出人意料,皇帝不出手则已,一出手就是雷霆之势,直接就把太原王氏的主脉给灭了。
天下为之震惊。
然后大家就开始等待士族的反应,可是结果让所有人都失望了,士族豪强集体失声。
这也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,天变了……不,或者说天早就变了,只是他们没发现罢了。
也有不甘心的人,则认为士族不是不动,而是在准备来一次大反击,只是需要时间准备。
这个说法得到了许多人的赞同,就连李世民都有些忐忑。
他对士族的忌惮可谓是非常深的,这也是为什么在动太原王氏之前,派了五位大将坐镇地方的原因。
对此陈景恪却嗤之以鼻,道:“您也太看得起他们了……就这么说吧,他们没有任何计划,之所以没反应是因为梦醒了。”
李世民疑惑的道:“梦醒了?什么意思?”
陈景恪说道:“我在家族曾经看到过一篇关于士族的分析,具体内容忘了,但大概的脉络还记得,我一说您就明白了。”
一听是他家族那边写的分析,李世民顿时就来了兴趣,道:“快说。”
陈景恪当即就把那个所谓的分析报告讲述了一遍。
实际上哪有什么分析报告,不过是在网上和人打嘴炮时候看到的一篇文章罢了,大意就是:
世家豪强源远流长,从有人类文明记载那天开始他们就存在,并且一直以统治者的身份存在。
但整个世家历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,隋唐之前和宋朝之后。
在隋唐之前的朝代,基本都是世家和天子共治天下的局面。
这个时候的世家确实强大,靠垄断知识把控当官的渠道。
然后又利用官员身份发展自己的家族,让家族壮大更进一步垄断知识。
他们不只是垄断学问,还拥有自己的佃农、私兵、庄园堡垒等等。
那时候世家嫁女,光陪嫁的奴仆都能有数千上万人。
可以说每一个世家在内部,都相当于是一个小的国中之国一般。
宋朝之后书院体系让学问走进民间,打破了士族对知识的垄断,再加上科举取士的存在,两相结合彻底消灭了世家。
随后兴起的地主士绅阶级,影响力只在本乡本县,比起世家已经不可同日而语。
而隋唐之际就是世家从辉煌走向灭亡的过度阶段。
朝廷已经在用种种办法限制他们的实力,比如不允许他们拥有私兵、不许在地方修筑堡垒庄园等等。
在隋朝的时候,隋文帝更是把所有的隐户、隶属于贵族的佃农等等全部收归国有,还勒令拆除所有的坞堡类非官方军事建筑。
杨广虽然背着昏君之名,但他也一直在贯彻隋文帝的想法,打击士族。
只不过他用力过勐,局势稍有不对就自暴自弃,最终让隋朝二世而亡。
但经过隋朝两代君主的打压,士族基本失去了军事方面的能力。
到了唐朝的时候,他们所谓的实力,已经从之前的军事文化双重实力,变成了单纯的文化影响力。
而众所周知,文化实力又被叫做软实力。
另一方面,学问逐渐流入民间,寒门士子和平民百姓里面走出来的读书人也越来越多,开始具备了一定的竞争力。
而连年动乱也给了寒门和平民拼军功的机会,造就了一大批军事贵族和他们竞争。
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