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一章 夺门之变(下)-《大明求生记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事实上,英宗知道于谦是君子,是一心为社稷者,不忍杀他。

    只是有人提醒:于谦不死,您复辟就没有名分。

    徐有贞提议杀掉于谦,朱祁镇开始还假惺惺地说:“谦实有功”,表示承认于谦的功劳。徐有贞提醒他说:如果认可于谦,就等于承认了朱祁钰合法,如果朱祁钰合法,那咱们又是夺门,又是复辟,不就师出无名了吗?朱祁镇点头:于谦必杀。明知于谦有功无过,还加以杀害,朱祁镇总是把自己的私欲置于国家民族利益和公道正义之上。

    杀人总要有个罪名吧?给于谦找罪名还真难,仁义礼智信,温良恭俭让;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;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为万世开太平,于谦符合儒家的一切标准,基本是个完人。找不着?找不着不找了,给他安个“意欲”的罪名,虽然你还没犯罪,但你想要犯罪。历史真是惊人相似,当年秦桧杀害岳飞的时候,找不到罪名,用的是“莫须有”(可能有、也许有、不一定有)三个字做借口,当真是“意欲岂殊三字狱,英雄遗恨总相同”。

    杀于谦是为自己的行动正言,        在古代皇帝永远没错,        因此每次造反都要把过错推在大臣身上,        于谦是朱祁钰的重臣,        又是推举朱祁钰做皇帝的主要人,        自然要杀他。

    于谦不是那种为了保住自己就任凭天下大乱的人,要不然北京保卫战他也不会站出来了。就是可惜了于谦,本来的剧本应该是遇明主,做名臣,结果搭上朱祁镇这么一个皇帝。朱祁镇不是什么好皇帝,这是后世公认的,但他废除了千年以来的殉葬制,这点还是不错的。历史总结一点,朱祁镇不是个好皇帝,是个好人。朱祁钰是个好皇帝,也是个好人。

    大明皇城崇文门外,于谦反绑着双手跪在刑场上。大臣们还在朝堂上激情互喷,唯恐量刑太低让皇帝不过瘾。明英宗起初津津有味,听着听着忍不住暗骂道:曰他娘的大明律。于谦罪当抄家灭族!于谦推荐过的人全部处斩!于谦的罪行要写成告全国同胞书!看见有人牵了头老母猪准备发言,刑部领导连忙拍板结案:于谦当斩、家产充公、亲族即刻发配边疆。

    手起刀落,身首异处。这一刻,朱祁镇对于谦的死由愧疚变成愤恨。庙堂之上竟没有半分公理,而自己正是这满朝私怨的形象代言人。你既然有本事将朕带回京城,为何要眼睁睁看着朕被囚禁7年!为何朕的亲弟弟废黜太子时一言不发…        …        。帝王座下,从不缺名臣枯骨。千秋民生,大不过帝王家事。

    对于谦的死,在情理之中,就你一个人廉洁,就你一个人心系朝堂社稷,就你为国为民,于谦啊于谦,在你的清白人间梦里,别人都沦为自惭形秽的魑魅魍魉。

    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大明铁骨,终于活成天底下最孤独的人!一国不容二君,各方势力纷纷打起小算盘,只有于谦是个例外。        在被诬陷时,与于谦一起被捕的王文还要据理力争。
    第(2/3)页